中文寫作手法 (議論類)

議論類寫作手法
由論點 - 論據 - 結論組成, 用於論證道理或辨別是非
1. 開門見山
首句直接亮出核心論點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立場鮮明,不拐彎抹角。
‧ 讓讀者立刻知道文章要討論什麼。
範例:
論點:我認為「手機禁令」無法真正提升學習效率。
(開頭直接表態,後續再解釋原因)
2. 先揚後抑
先假裝認同,再轉折反駁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先建立共識或好感,再提出反對意見,較不突兀。
‧ 常用於批評性文章。
範例:
先揚:線上課程確實方便省時...
後抑:但缺乏師生互動,反而降低學習深度。
3. 先抑後揚
先假裝批評,再轉折支持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先降低讀者期待,再帶出正面評價,效果更強烈。
‧ 常用於為被誤解的事物平反。
範例:
先抑:熬夜讀書看似努力...
後揚:其實規律作息更能提升記憶力。
4. 舉例論證
用例子 (設例、史例、事例、語例) 證明論點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最常用、最直觀的論證方式。
‧ 例子需真實、典型、貼切論點才有說服力。
範例:
論 點:適度運動有助學習。
例子:像班長每天晨跑,上課反而更專注。
5. 類比說明
用相似事物解釋抽象概念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化繁為簡,幫助理解。
‧ 類比需恰當,兩者間需有足夠相似性。
範例:
論點:累積知識如種樹。
類比:每天澆水(讀書)小苗(知識)才會長成大樹(學問)。
6. 歸納法 (A)
從多個例子歸納出通則(例子 → 結論)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由個別 → 一般。
‧ 例子越多、越具代表性,結論越可靠。
範例:
例1:小明課前預習成績進步。
例2:小華複習後考試高分。
結論:預習複習是成績提升關鍵。
7. 演繹法 (B)
從多個例子歸納出通則(例子 → 結論)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由個別 → 一般。
‧ 例子越多、越具代表性,結論越可靠。
範例:
例1:小明課前預習成績進步。
例2:小華複習後考試高分。
結論:預習複習是成績提升關鍵。
8. 對比/正 反論證
對比兩種立場凸顯優劣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突出差異,強調優劣。
‧ 讓論點在比較中更鮮明、更有說服力。
範例:
正面:小組討論激發創意。
反面:獨自學習易陷入盲點。
→ 合作更能突破思維限制。
9. 引用論證
借權威背書增強說服力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借重權威,增強可信度。
‧ 引用需準確、來源可靠、貼合論點。
範例:
正面:小組討論激發創意。
反面:獨自學習易陷入盲點。
→ 合作更能突破思維限制。
10. 連續設問
層層提問引導讀者認同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製造懸念,引發讀者共鳴與思考。
‧ 問題需有邏輯層次,最終服務於論點。
範例:
為何有些人讀書無效?是方法錯?還是時間不足?其實關鍵在「目標設定」!
(用問題引出核心論點)
11. 駁論
先立靶再推翻,建立己見
關鍵特點 / 用法:
‧ 先破後立。
‧ 需準確理解對方觀點,批判要有理有據,才能有效樹立己方論點。
範例:
錯誤觀點:有人說「天分決定成績」。
反駁:愛迪生曾失敗千次,證明努力才是關鍵。
結論:成功靠持續練習。